荟萃山上,沟壑纵横,群峰竞秀。
这里是禹州市北部山区的最高峰,也是百里具茨山西起的第一峰。1945年,河南军区第四支队奉命挺进禹北山区,在荟萃山成立了中共豫西四地委、四专署、四军分区,并随后建立禹县抗日民主政府,领导许昌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、气壮山河的抗日斗争。
3月4日,记者来到禹州市鸠山镇唐庄村,实地探访禹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,去追忆这一段由老英雄们谱写的抗战壮歌。
【旧址故事】 办公地点多次转移
“小时候,我去给八路军送过饭,他们还给了我吃的。”3月4日,在禹州市鸠山镇唐庄村村口,81岁的王华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两层老房子说,当时八路军就是在那里住着。
王华老人指着的老房子,正是禹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所在地。记者看到,这是一个二进的四合院,砖木结构,后院二层的小楼里,还留着木制的楼梯。由于时光久远,加上原房屋主人搬离此处,当年禹县抗日民主政府遗留的办公物品已不可寻。
“其实,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,禹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办公地点也多次转移,最早是在禹州市的扒村成立,但现在除了唐庄,别的地方已经找不到其他遗址了。”同行的禹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三级主任科员王宏,向记者介绍起禹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历史。
1944年冬,中共中央鉴于国民党汤恩伯部队不战自溃,致使河南广大地区沦陷为日寇占领区,决定成立以王树声为司令、戴季英为政委的河南军区,抽调原陕甘宁留守兵团的老红军团七七〇团、警备四团为主力,在王树声的率领下南下挺进中原。部队经过英勇而艰苦的奋战,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解放了豫西大片地区。
1945年4月上旬,河南军区第四支队司令员张才千奉命率军进入禹北山区马沟、浅井、扒村、无梁一带开展抗日斗争,在荟萃山成立了中共豫西四分区、四地委、四专署,张才千任分区司令员兼地委书记。4月下旬,四地委在禹县北部扒村建立了中共禹县县委和禹县抗日民主政府,组建了扒村、浅井两个区政府。
同年5月初,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和需要,禹县抗日民主政府随四支队、四专署迁往禹西唐庄村,先后组建了唐庄、方山、文殊、白沙、神垕、玩花台6个区。同年7月,禹县抗日民主政府迁往赵庄后沟村,又扩建了方岗、张得两个区,共辖8个区。
“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,河南军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,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,决定暂时放弃豫西根据地,南下桐柏山。”王宏介绍说,禹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人员怀着对豫西人民的深情厚谊,随后和地方武装随军南下,与李先念同志率领的新四军五师会合。
【峥嵘岁月】 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
在那艰苦的岁月里,除了组建和发展抗日武装力量,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,禹县抗日民主政府还紧紧顺应人民呼声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倒地运动,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。
在《许昌革命老区史典》中,记录下了当时禹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史树榕的一段回忆:“禹县的倒地工作,是组成了专门的倒地工作组,由政府秘书具体负责实施的。倒地工作开始时,政府设有专人负责接待,登记来访群众提出的倒地要求和问题。倒地工作开始的不长时间内,就形成了倒地高潮,群众纷纷来到政府驻地。倒地工作人员从天亮忙到天黑,有时饭都顾不上吃,但心情愉快。看到人民群众的高兴劲,工作人员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量。由于敌人到山区扫荡,工作组不能固定地住在一个地方,但是,我们走到哪儿,人民群众就跟到哪儿。特别值得提到的是,禹县县城周围的群众(属抗日游击区)知道倒地的消息后,也不断有人找到工作组,要求把部队开到他们那里去,帮助他们倒回土地。”
【今昔巨变】 推进乡村振兴
村口,一条10米宽的水泥路穿行而过。路两侧,灰白色小楼整齐漂亮;临街门面房里,百十家店铺笑迎八方来客;村委会外的广场上,十多名妇女正挥舞扇子,排练舞蹈。
作为鸠山镇政府所在地,春日的唐庄村,道路宽阔、林木葱茏,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。
唐庄村村民付喜才今年90岁,也是一名老党员,他告诉记者:“以前都是羊肠小道,雨天出门都是两脚泥,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,这都是共产党的功劳啊。”
在对历史的追忆中,付喜才老人反复说着“共产党好,为人民办事,不欺负群众。”而在唐庄村村支书付洛许眼中,发扬革命传统,推动乡村振兴,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,更是一副义不容辞的重担。
付洛许告诉记者,近年来,唐庄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升村庄的发展支撑能力。目前,投资101万元建造的村文化广场已投入使用,投资350万元修建的环河水泥路也已完成,村里以前蜿蜒曲折、凹凸不平的土路,如今已变成平整的水泥路。同时,为了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,去年村里还建起了一家多种经营的农贸市场。
“唐庄村由10个村民小组组成,共有356户、1674人。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确立了‘扎实推进、精准引领、稳定增收、内生动力、乡风文明’的工作思路,以帮助困难群众稳定增收为目的,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支撑,发展特色农业,推进产业深度融合。”付洛许告诉记者,在脱贫攻坚工作中,唐庄村“两委”按照“政策一条一条落地”的工作要求,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扶贫政策,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28人全部脱贫,也让群众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。
抗战遗址是抗日战争史的真实记录,既是苦难辉煌的历史见证,也是团结奋进的精神支点。在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,付洛许说,“下一步,我们一方面加强禹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保护和利用;另一方面,我们也将以生态建设为抓手,突出抓好生态环境美化,打造美丽旅游山村,实现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。”